在新能源技术“大爆发”的时代里,混动市场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只不过大多只能达到“及格线”,性能、效能、价格等多种优势不能同时兼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自然也就成了降低用户期望值的“通用话术”。而事实上,我们的混动技术真的做不到“兼得”吗?长城汽车全新Hi4就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5月15日,长城汽车为满足新能源时代用户更高诉求而专属打造的新一代混动技术——全新Hi4在哈弗枭龙MAX车型上实现了落地应用,这一技术很好的“打破”了传统困局,以“新构型、新突破、新高度”,开启了混动的全民电四驱时代。
新构型,拓宽用户出行场景
(资料图片)
即便是新能源汽车竞赛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但对于混动汽车,用户依然担心其在动力与经济性上的局限性。的确,以往串并联构型混动双电机只有两驱,和单纯燃油动力系统有所不同,混动系统还需要额外解决“油电协同工作”以及“燃油经济性”的问题,因此混动系统的结构及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已然较单纯燃油动力更为复杂,要“打消”用户对多场景出行的担忧存在较大的困难。
对此,全新Hi4给出了“新构型”的解决方案,全新Hi4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打破了目前串并联构型混动双电机主要集中于前桥的传统,采用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的混动“新构型”,让前轴单电机在不同工况下,可以分别实现发电和驱动两种作用。低速行驶时,它可以避开发动机的低效区域,采用更高效的EV或串联模式,在中高速时采用传递链更短的发动机直驱,在不增加造车成本和用户购车负担的情况下,实现串并联四驱电混架构,不管是城市内穿梭通勤,还是野外“撒欢”,全新Hi4都能完美应对,大大拓宽了用户出行场景。
新突破,智能分配动态调节
除了新构型之外,全新Hi4还运用了另一项“黑科技”——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 。这一系统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分析驾驶者动力需求、车速、驾驶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盘转角、电机转速、横摆角速度等驾驶员操作及车辆状态信息,并融合摄像头、雷达等路况信息,智能识别不同的用车场景,通过毫秒级监测频次,快速对前后轴扭矩进行分配及动态调节,有效抑制低附路面的打滑,以及过弯时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提升操控稳定性和驾驶安全性。
得益于此,搭载了全新Hi4技术的车型具有雪面坡道起步、爬坡能力更强,低附路面不打滑不失控,高速过弯高极限、驾驶更自信,连续过弯循迹性好、驾驶更轻松,陷车场景脱困更强等六大场景驾驭优势。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遇到恶劣路况,用户依然可以有足有的底气应对,真正实现了怎么开都好开,去哪儿都能开。
新高度,实现最大用户利益
和一般仅在驾控、成本等优势中做“单选题”的混动技术不同,全新Hi4所做的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的是购车价格、用车成本、驾驶体验等全方位的用户利益最大化。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以上提到的两大技术突破之外,全新Hi4还创新设计了两挡机电耦合单元,实现了发动机直驱近全速域的工况覆盖,满足用户全场景的驾驶需求,这也是全新Hi4在机电耦合传动系统方面的“新高度”。
同时,全新Hi4独创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也是关键助力之一,其可以根据对路况的精准识别,智能调用前后轴双电机、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纯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9种模式的智能切换,灵活切换的动力模式,可以让用户在任何出行场景下都能匹配到优的工作模式,既能省油又不会影响驾控体验。
另外,全新Hi4在发动机等硬件配置上极为讲究,其采用了热效率高达41.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传动效率98%的前驱动总成、电机效率96.5%的后驱动总成等一系列的高效硬件配置,再配合技术上的创新,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低的出行成本,比如搭载全新Hi4技术的哈弗枭龙MAX的能耗表现就超越了预期,其WLTC综合油耗仅为1.78L/100km,WLTC馈电油耗低至5.5L/100km,这一表现在同级中绝对称得上“亮眼”。
结语
两驱的价格,四驱的体验,再加上精细化的动力控制带来的低油耗表现,全新Hi4完全做到了为用户荷包“减负”,为驾控体验“加码”。在混动车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合理”却不“完美”,而全新Hi4的出现恰好补足了这份“不完美”。